为深化钱学森沙产业班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认知,筑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根基,进一步激发学生投身沙产业与防沙治沙事业的热情,9月21日,沙产业各班班主任带领24、25级全体沙产业方向学生前往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开展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此次学习交流聚焦沙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核心领域,首站来到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区和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同学们实地察看了当地创新应用的新型固沙措施,从机械固沙到生物固沙的技术融合,从传统方法改良到新型材料应用,每一项措施的原理、实施流程与生态成效,都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固沙技术在沙漠生态修复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示范区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同学们了解到项目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林地,制定的差异化修复方案,包括树种选择、密度调控、抚育管理等技术要点,深刻认识到生态修复工作需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在理论认知与实践观察相结合的基础上,学生们还先后走进沙漠生态科技展示中心和恩格贝沙漠科学馆。在展示中心,图文展板、实物标本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系统呈现了沙生植物的种类、生长特性、适应沙漠环境的生理机制,以及沙生植物在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的重要价值;恩格贝沙漠科学馆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了恩格贝从荒漠到生态绿洲的变迁历程,通过历史影像、治沙工具实物、治沙人物事迹介绍,生动再现了几代治沙人扎根沙漠、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学生们对防沙治沙事业的艰辛与伟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此次参观学习交流活动,为钱学森沙产业班学生搭建了“走出课堂、走进实践”的平台。同学们通过实地观察、聆听讲解与互动交流,不仅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加深了对沙产业领域的理解,更真切感受到了防沙治沙事业对国家生态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未来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祖国沙产业与防沙治沙事业,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