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深度协同,注入校地融合发展新活力,7 月 3 日,内蒙古农业大学与神木市大柳塔镇校地合作协议签约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大柳塔镇青少年宫正式启动。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齐景伟、左合君,沙漠治理学院院长杨光,副院长陈士超,教务处副处长王治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高兵,农学院副院长赵宝平,神木市大柳塔镇党委书记王国卿,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白正平,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宏,副镇长杨喆、王国荣、李爱莲,人大常委会主任郝建斌,政协主席黄琪胜,党建办、综合经济办、农投公司、青少年官负责人,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王义、李强,学院实习教师及学生参加活动。郝建斌主持仪式。



仪式现场,李宏率先致辞,他围绕镇域发展规划,阐述了农业产业升级、生态治理深化等需求,期待借校地合作平台,引入高校智力资源,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随后,齐景伟致辞,介绍学校在沙漠治理、农业科技等专业的发展前景,提及学校斩获的多项科研成果奖项,展现农大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上的实力,强调校地合作是服务地方、践行产教融合的重要路径。白正平、乔治军也进行致辞,从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助力地方发展的角度,表达对校地企协同模式的看好,愿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与高校、地方携手,在产业实践、人才共育等方面探索更多可能。随后,陈建敏同学作为实习学生代表,以亲身经历讲述在校地实践中的成长与感悟,传递青春力量。最后,刘勇利表态,将从场地保障、服务配套等方面发力,为校地合作及实践教学基地运转,筑牢后勤支撑。


在交流座谈中,左合君聚焦校地协同,提出以农牧业经济为核心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探索立体种植等高效模式驱动产业升级。齐景伟剖析国内外智慧农业态势,强调依托博士人才团队攻坚科研,聚焦农业物联网等关键技术推进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杨光提出城镇建设需秉持可持续理念,培育多元产业构建协同体系。高兵指出要强化科研转化效能,整合学校资源搭建校企对接桥梁,促进智力成果与企业需求匹配。王治国、赵宝平表示,将依托人才优势对接大柳塔镇农业发展、生态建设需求。最后,王国卿提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强调校地打破资源壁垒,共享科研与人才资源,聚焦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座谈结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见证下,签约揭牌仪式正式开启。未来,各方将以合作协议为指引,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在智慧农业发展、高素质人才培育、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绘就互利共赢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