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色优势学科,成功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项“北方风沙带水土协调与功能提升技术”。2月24日,该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和科技产业处等单位负责人,以及项目组成员、应用示范单位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
项目咨询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和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卢琦研究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宋晓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刘国彬研究员、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王煜正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杨大文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严登华正高级工程师、内蒙古农业大学刘廷玺教授,以及内蒙古科学技术厅霍仲莲高级会计师、内蒙古得源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其其格高级会计师等专家组成。
项目按照“以水定绿、水土协调、系统治理、功能提升”的治理理念,辨识北方风沙带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评估防护植被体系防风固沙成效;开展水土资源配置优化,创新防护植被重建和修复技术,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技术模式,全面构建风沙带水土资源协调和功能提升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持续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启动会开幕式由沙漠治理学院杨光院长主持,学校科技处处长王志刚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刘荣霞副处长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示项目团队要按任务书完成科研工作,做好进度把控和关键节点管理,确保项目研究与行业发展紧密衔接,为产业和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成果。
实施方案论证会由宋晓东研究员主持。项目负责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周祖昊正高级工程师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来自我校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分别了汇报了5个课题的实施方案。
在听取项目和课题汇报会,项目咨询专家肯定了项目的研究深度、先进性与创新性。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符合任务书要求,目标明确,科学问题清晰,研究内容丰富,技术路线合理,实施方案可行,并针对后期项目具体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